1、什么是VersionName?什么是VersionCode?

VersionName指的是版本名字,而VersionCode指的是版本号,如同一个自然人既有自己的名字,也有自己的身份证号。虽然带着“名字”字眼,但是在很多情况下,版本名字还是以数字为主,例如:微信8.0,其中“8.0”就是版本名字。所以,版本名字和版本号常常让人感到迷惑。不过,也有很多的例外,大名鼎鼎的Windows XP,这个版本名字采用的是字符“XP”,看起来更像一个名字,还有Windows Vista等等。


android-version-names.jpg

2、VersionName和VersionCode的历史起源

大家在使用软件和应用时,都会涉及到版本的概念,比如Win XP,QQ2012,小米桌面1.6。之所以会有版本,主要是因为软件产品一直在发展、变化的。版本的概念可以帮助消费者识别不同时期的产品。而展现在消费者面前的版本,和开发者内部使用的通常是不同的版本。开发时通常会使用数字作为标志,比如6.1.7600.16385,其实是Win 7第一个正式版的版本号,而Win 7 SP1的版本号是6.1.7601.17514,这样长长一串数字对消费者毫无意义,所以在产品发布时通常会起一个更容易懂的版本。微软会把Win 7这样的用于展示的版本叫做[VersionName],6.1.7601.17514这样用于程序标识的版本叫做[VersionCode]

早年因为软件主要自己负责自己的分发、升级等方面,所以版本号也相当自由,各家都有不同的规范。但是近年来移动设备崛起,App Store这样的应用商店集中分发成了主流。以升级为例,应用商店会负责检查消费者手机上应用的版本,并和商店里面最新的版本比较,如果商店里面的版本比较新,消费者手机上的版本比较旧,就会提醒消费者升级。这就涉及到如何识别新、旧的问题。
对于计算机来说,最可靠的判断方式就是数字,数字有很多好处:程序容易判断、格式简单不容易出错、肉眼容易识别等。所以Google要求每个应用都要在APK安装包中记录这个安装包的[VersionCode],只要拿到这个APK文件,就可以知道它对应的[VersionCode]是多少,应用商店就会以这个[VersionCode]为准来判断版本。安装包的[VersionCode]数字越大就越新。这样开发者在开发过程中,每有一个新版本只要加大一点这个数字就可以了。比如第一个版本的[VersionCode]是1,第二个版本是2......。因为开发者可能每天可能会产生多个没有发布的版本,所以这个数字会增长的很快。经过一段时间的开发,这个数字会变得比较大,比如16385,这时对一个消费者,这样的数字其实不太具有可识别性,比如说Win 16385和Win 17514在传达信息方面效果并不好,不利于产品的市场推广。因此Google也支持在AKP安装包内记录[VersionName],你可以叫Win 7、Win Vista都没问题,可以满足市场、传播方面的需求,这样[VersionName]其实不具备比较新、旧版本的能力,只是用来展示给消费者看的。

综上所述:

VersionCode:对消费者不可见,仅用于应用市场、程序内部识别版本,判断新旧等用途。
VersionName:展示给消费者,消费者会通过它认知自己安装的版本。一般我们说的版本号就是这个。

3、APP的发布问题

我们在运营应用商店的过程中,发现有的开发者会遇到一些问题。

3.1、同一个VersionName(版本号),对应了多个VersionCode

这种情况很常见,比如说新版本发布之后,某个商店反馈说存在xxx问题,需要修复、定制等等操作,于是商务找工程师出了个新版本,考虑到是小版本升级,版本号没变化,但是VersionCode已经变了。

可能遇到的问题:已经安装了新版本的用户,还会被提示升级,这时候用户会困扰,为什么我装了3.1还要升级到3.1?

解决方案:版本号应该和VersionCode一起涨。

3.2、发布了一个VersionCode错误的版本

有时候因为工程师不小心,发布了一个VersionCode过大的版本,比如1.1.1.20版本的VersionCode写成了111,而1.1.1.27版本的VersionCode写成了11127,但是后面发布1.1.2版希望延续旧的VersionCode,用112。

可能遇到的问题:1.1.1.27版的用户将无法获得1.1.2版本的升级,因为在程序看来1.1.1.27版本是比较新的,同时,已经使用了1.1.2版本的用户,可能会收到旧版本的升级提示,并降级回旧版

解决方案:其实很简单,因为VersionCode对最终用户是不可见的,只要增加就好了,上文的例子,新版VersionCode直接取11200就可以了。

4、参考

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580a227a0101bdzb.html